促織網
標題: 新鄉媼(元·乃賢):日間炊黍餉夫耕,夜紡棉花到天曉 [打印本頁]
作者: 紡織705 時間: 2017-8-9 21:31
標題: 新鄉媼(元·乃賢):日間炊黍餉夫耕,夜紡棉花到天曉
新鄉媼
$ v6 q4 L2 c) M3 M* o
元 乃賢
! ^1 ^% B2 `6 u: F$ h6 R9 o! o
蓬頭赤腳新鄉媼,青裙百結村中老。日間炊黍餉夫耕,夜紡棉花到天曉。
棉花織布供軍錢,倩人輾谷輸公田??h里公人要供給,布衫剝去遭笞鞭。
兩兒不歸又三月,祇愁凍餓衣裳裂。大兒運木起官府,小兒擔土填河決。
茅櫩雨雪燈半昏,豪家索債頻敲門。囊中無錢甕無粟,眼前只有扶床孫。
明朝領孫入城賣,可憐索價旁人怪。骨肉生離豈足論,且圖償卻門前債。
數來三日當大年,阿婆墳上無紙錢。涼漿澆濕墳前草,低頭痛哭聲連天。
恨身不作三韓女,車載金珠爭奪取。銀鐺燒酒玉杯飲,絲竹高堂夜歌舞。
黃金絡臂珠滿頭,翠云繡出鴛鴦裯。醉呼閹奴解羅幔,床前爇火添香篝。
" K9 E) C! n" c
注:《新鄉媼》一首,余同年塔海仲良宣慰君之仲氏乃賢易之之所作也。其詞質而□,豐而不浮,其旨蓋將歸于諷諫云爾!昔唐白居易為樂府百馀篇以規諷時政,流聞禁中,即日擢為翰林學士。易之他詩若《西曹郎》、《潁川老翁》等篇,其關于政治,視居易可以無愧。而藻繪之工,殆過之矣。況今天子圣明,求言之誥,播在天下。當此之時,易之之詩,或經乙夜之覽,則其眷遇,又豈下于居易哉!故余三復之馀,謹識其后以俟。南臺中執法濮陽蓋苗耘夫書于京師寓舍。
! A. I! X# v! B/ c {; F2 N
作者: 紡織705 時間: 2019-5-28 23:01
[ǎo] 媼:年老的婦女。
本詩描寫了今河南新鄉(元朝也稱新鄉)一位農村老婦日間炊黍餉夫,夜晚紡棉,終年辛勤勞作......
. O9 `. ^: A2 P" `. ^) S) ?9 D2 |
在本人能尋找到的古詩詞里,棉花這個詞的單獨出現,這首元代的詩詞是首次記載。在元朝前后,棉花大部分時候也都是與木結合,以木棉花為詞,頻頻出現在古詩詞中。古文獻中也沒有記錄中原地區大面積種植木棉樹。就是有也是一種觀賞。九世紀,阿拉伯旅行家蘇萊曼的《蘇萊曼游記》記述在唐時的中原看到木棉花,當時人們主要還是把它當作“花”來觀賞,并未認識到它的經濟價值。這里的棉花是不是指現在的棉花呢?當時的棉花是否已經從西域或南疆傳到了中原,并得到了大面積的推廣?
M- a: P' d7 W. S2 V' Q我想元朝時的新鄉也許就種植了現在的棉花。其理由還有兩個:
​1.乃賢是西域葛邏祿(或譯哈刺魯)族人,居住在新疆阿爾泰山西部。新疆地區早有棉花種植,他不可能認錯。
4 ?! ?9 I* o0 y3 i. u5 u
2.乃賢生于1309年,正是生活在元朝(1271—1368年)的中后期,距離明朝沒有多少年。明人宋應星在《天工開物 • 乃服 • 布衣》記載:“棉花古書名枲麻,種遍天下。種有木棉、草棉兩者,花有白、紫二色?!碑斎痪嗨螒菍懽鳌短旃ら_物》(約1638—1654年),還距近300年??紤]到古代紡織技術發展的緩慢,所以說,元朝在中原有棉花種植也是有可能的。
* ]4 y6 [5 _# g本文只是利用該詩詞簡單考據一下棉花在中原種植推廣的時間。其實本詩還有兩個考據點被頻繁使用,即大年(春節),這個詞比較喜慶。另外一個詞有點不人道,就不說了。
& u F) f+ Y; M! U: u
(, 下載次數: 182)
- O# L# h0 j; D3 {- K- b
歡迎光臨 促織網 (http://m.adidasvypredaj.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一本大道香蕉高清视频一区_欧美日韩一区二_欧美一区二区在线观看_国产av美女高清一区二区三区四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