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f0 \0 u; M/ d' x f2 b {日月如梭:紡織中的時光表達 5 \* D6 w1 B& K$ o! T
) B: n' Q" I! E* J' V$ \3 n
“日月如梭”,是指太陽和月亮像梭子似的來去,比喻時間過得很快。也說“歲月如梭”,與梭子有關的詞語又如“穿梭”、“梭巡”等,古代梭子的出現豐富了漢語的形容詞?,F在大多數的年輕人,若沒有好好讀過古詩文,不要說不知道梭子長什么樣,就是連梭子的用處都不知道。
" I6 t6 O7 j+ v9 C% H; `& O" h/ w梭子是織布機上的重要機件,牽引緯線用。它的出現經歷了一個較長的演變過程。 . y; P5 j: B8 h# A+ r y* J* j
梭子和機織相聯系,而機織是從編織演變來的??脊虐l現,新石器時代的編織物已很精細。早期編織中,要把紗線一根根地編入,速度很慢,隨著編織技術的發展,人們經過長期的實踐,逐步制成了原始織機,原來編織的經向紗線,就成為織機上的經紗,骨針和用骨針穿引的紗線,就成為織機上的杼子和緯紗,骨匕則成為織機的打緯刀。 4 {& l! g/ A' q8 u) t$ l6 X# y
梭子剛出現時,名稱并不明確,常叫為杼。江蘇泗洪曹莊出土的漢畫像石有“慈母投杼圖”,圖中坐于機內者為曾母,轉身一手做訓示狀,機后有一杼(梭)落地,拱手而跪者是曾子。這可證明漢以前已經有梭,但名稱仍然用杼。這種梭就是由刀杼演化來的。 7 \, z6 x$ ^4 r* w) v2 u# c" ~' ^
梭子兩頭尖、外殼光滑,在梭口里引緯往來很快,使織布效率大為提高。梭子在后來的織機中曾長期應用,直到現代織機采用噴流技術,才“織布不用梭”。 & B) u! r; }9 M2 }
由于梭子的出現,語言中也逐漸有了“穿梭”、“如梭”等形容頻繁、快速的詞匯。當代海外華人甚至根據航天飛機的特點,把它叫做“太空梭”。 現在人近中年,想起小時候母親在煤油燈下,為一家人的衣被而雙手不停地拋梭而到深夜,我不由淚流滿面:時光如梭,父母不但溫暖子女的身也溫暖子女的心。
# V w# `3 [+ b) z' 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