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 X7 V) G. U, z
# t$ k! n U) n' C+ O' F* D% g
精梳棉/羅布麻包纏紗線 # Q6 O8 x' M* N
Combed cotton/apocynum venetum wrapped yarn $ ]& h, `3 J9 ^. C2 m L1 D
\' n+ {! K0 h. C1 Q& Z: j n& D! m6 h- `/ Y- Y, g9 m
本標準規定了精梳棉/羅布麻包纏紗線產品的術語和定義、分類、標記、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和標志、包裝。 % M* p; p o' t, i5 Q5 s1 w
本標準適用于以羅布麻純紡紗為芯紗,通過包纏工藝,將兩根相同線密度的精梳棉紗分別按Z、S方向,呈螺旋狀包纏于芯紗表面的復合紗。
1 z& o. |6 Y" t# t, }3 ~# J& \) d
. x/ r- I+ k' M! c& V5 @& [3 術語和定義
1 I9 f; L. p- C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 G5 e8 M$ u" J m, `; d8 @3.1
+ K0 ^5 x) t# r) {& z, e( L* _包纏捻度wrapped twist " G2 L0 s- H: ^; M! D& x5 x
外包紗呈螺旋狀包纏于芯紗表面的疏密程度。包纏捻度以每米圈數表示,單位為T/m。
) K$ y1 m3 j7 O6 h4 z; G+ f2 q3.2 3 v) X* y# @. h/ ^
總線密度resultant Linear Density 0 k$ R" s9 A' X
外包紗與芯紗復合后的最終產品的線密度,單位為特克斯(tex)。 8 s9 P* I; ^) S$ o- q! a, C& a
4 產品分類、標記
: s6 S! [) {# U. ~. J4.1 產品以外包精梳棉紗線密度為主,按外包精梳棉紗和羅布麻芯紗線密度的序列組合分類。 " a+ Y6 Y; |* i( `
4.2 棉纖維的代號為C,羅布麻紗代號為AV,精梳生產工藝的代號為J。
/ y3 |+ N- q/ {9 z' E% D; O! Z4.3 產品標記方法:依次標示精梳棉紗代號線密度第一層包纏捻向(Z)捻度/第二層包纏捻向(S)
. B# f- A, ?2 f/ ?5 |* O+ k捻度+羅布麻紗代號線密度 * k+ w. N" t" ?' j9 a
示例:精梳棉紗9.8 tex,雙包羅布麻紗20.0 tex,第一層包纏捻向(Z)捻度為450T/m,第二層包纏捻向(S)捻度為410T/m,應寫為:JC 9.8 Z450/S410+AV20.0 tex。 % n( j/ s2 D8 T" g7 J' ^; J
注:第一層包纏捻向(Z)的捻度可略大于第二層包纏捻向(S)的捻度。 3 R. p5 q0 P }+ M, `5 p' 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