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與漢字系列——匹 匹是古代布匹的長度單位,四丈為一匹。金文的匹字,即像布一匹數揲之形,字又作“疋”。匹字后又用作計算馬的單位,引申為單獨之義。而在典籍中,匹常與“配”相通,用為對手、配偶等義。, A$ H, P1 j6 r. w$ ^. M1 U
匹夫:指庶人、平民。又指獨夫,帶有輕蔑的意思。( R8 R0 q% J; l& w& M4 a- C- J
匹敵:彼此相當。又指配偶、夫妻。
8 I( ]* k9 _# G9 [" |4 O匹練:一匹白絹。多用來形容白馬飛馳的形狀或江水澄靜、瀑布飛流等形態。
, s, f) I0 i, E- { n7 L匹馬單槍:比喻不借助別人,單獨干。也作“單槍匹馬”。
. \3 @2 x. c k1 v+ W2 k% l
+ P7 ~ J4 f) Q/ V' y/ u另:
4 f/ H( O/ r" Y$ M
! l) i x/ A$ {0 d) T! i8 W象形字。金文像折疊保存的一匹布形。篆文整齊化,形稍訛。隸變后楷書寫作匹?;蛴炞鳌榜狻??!榜狻北臼恰白恪钡漠愺w字。6 V2 v* S9 Y8 {' P
《說文,匸部》:“四丈也,從八、匸,八揲一匹。八亦聲?!蔽鲂尾淮_。本義為布帛—匹,長四丈。
- v' f# ]9 i) z2 E5 P匹,本義指①古代布帛長度單位:布帛廣二尺二寸為幅,長四丈為~;三日斷五疋,大人故嫌遲。用作量詞,引申也指②騾馬一頭:盧(黑)矢百,馬四~;車六百乘,騎五千~。古代布帛自兩頭卷之,一匹兩卷,故古代也稱為“兩”,漢代稱為匹。由此引申為③兩相對等,相當:秦晉~也,何以卑我?又引申指④同類,朋輩:無怨無惡,率由群~。又特指⑤配偶:中有孤鴛鴦,哀鳴求~儔(伴侶);~偶。用作動詞,指⑥匹配,配合:百物皆有合偶,偶之合之,仇之~之,善矣;~敵。由“一匹”引申也指⑦一,單獨:晉人與姜戎要之骰而擊之,~馬只輪無反(返)者;單槍~馬。1 \' ]: m' |) Z
匹,如今既可單用,也可作偏旁。不是《說文》部首?,F今歸入匸部。凡從匹取義的字皆與兩兩相當等義有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