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羅拉握持距為牽伸區中相鄰兩對羅拉握持點間須條所經過的各直線段與弧線段之和。在直線牽伸區中,羅拉握持距與羅拉中心距是相等的,但在曲線牽伸區中,羅拉握持距大于羅拉中心距。握持距的大小要適應加工纖維的長度并兼顧纖維的整齊度。為了既不損傷長纖維,又能控制絕大多數纖維的運動,并且考慮到膠輥在壓力作用下的變形,使實際鉗口偏離鉗口線向兩邊擴展的因素,所以羅拉握持距必須大于纖維品質長度,這是各種牽伸形式的共同原則。如下式所示:' q+ N( w, B! u; c! c$ f
S=LP+P
9 h; f% ? b1 N/ g: f$ a' B式中:S———羅拉握持距;
* v3 R# i2 h. z! nLP———纖維品質長度;
7 A* M; {; Q/ S1 zP———附加長度(根據摩擦力界及牽伸力的差異而確定的)。
( Y' l. x% _5 i5 g! A" l握持距的大小又必須適應各牽伸區內牽伸力的要求,握持距大,則牽伸力小,但牽伸力還與牽伸倍數、摩擦力界強度、須條定量、纖維性質和溫濕度等有關。由于牽伸力的差異,在纖維長度一定的條件下,各牽伸區的握持距應取不同數值。即上式中的P值不同。1 G1 r5 V) r, I3 Y* @3 E1 U
當羅拉握持力充分,或牽伸倍數較大、纖維長度短但整齊度好、須條定量輕時,握持距可偏小掌握,即采用“緊隔距”工藝,有利于控制纖維運動,提高條子的均勻度。但握持距過小,會使牽伸力劇增,出現膠輥打滑、牽伸不開或拉斷纖維等現象,破壞后續工序的產品質量。
8 ]+ T# l7 y ^4 V9 X4 k' e在壓力棒牽伸中,由于壓力棒起到了附加摩擦力界的作用,又由于羅拉加壓量較大,而使后部摩擦力界的峰值增高,所以主牽伸區的握持距可設置為LP+(6~10)mm。生產實踐表明,壓力棒牽伸裝置的前區握持距對條干均勻度的影響較大,在前羅拉鉗口握持力充分的條件下,握持距愈小,則條干不勻率愈??;后牽伸區的羅拉握持距為LP+(11~14)mm。1 Q5 D( \5 E/ O( A& {8 T/ u( c
另外,壓力棒牽伸中主牽伸區羅拉握持距的設置,還要考慮須條對壓力棒的接觸弧長及包圍角的大小,包圍弧長度太大或包圍角太小,會引起牽伸力過大,使條干惡化。有些先進并條機可實行羅拉隔距的在線檢測和控制。如LVDT系統可測試輸出棉條條干不勻的波譜圖,并反復變動隔距,將不同隔距下的波譜圖進行比較,直至波譜圖山形的面積最小時,設定羅拉隔距。
) i1 u0 b8 ~4 [1 z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