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7yw96"></button>

    <th id="7yw96"><track id="7yw96"></track></th>
  1. <th id="7yw96"><track id="7yw96"></track></th>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雜談] 我國商周時期的紡織文化

    [復制鏈接]
    樓主
    發表于 2014-3-31 19:42:04 |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我國商周時期的紡織文化
    : ?" i0 S) n  P. Q
    我國最早的紡織品出現在新石器時代晚期。約在5000-7000年前,我國的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均已出現麻紡織業和絲織業,西北地區出現了毛織業,從出土實物來看,當時已出現了原始的織造工具和編織工具,能生產出絞編織物、斜編織物和平紋織物,織物的染色也已經出現,說明我國的紡織業在這一時期已達到初步的水平。
    ( C1 {! U. S2 X- I: C& u 商周時期是我國歷史跨入文明門檻之后的第一個大發展期,我國的紡織業已有了長足的進步,紡織品在社會中已占有重要的地位。首先,紡織品特別是絲織品已作為貴族的特殊消費品,是穿著者身份、等級的標志。其次,當時的官方均有專門的紡織管理機構,同時也設置大型的紡織作坊進行生產,《周禮》中提到的典絲、染人、掌染草、鐘氏和荒氏等官職,均為紡織生產而設,政府還有若干保護蠶桑生產的政規法令出臺。其三,史籍中出現了對紡織和絲綢的記載,《詩經》中則出現了關于紡織生產的詠唱,如“十畝之間兮,桑者閑閑兮”、“萋兮斐兮,成是貝錦”、“東門之池,可以漚麻”等,各種織物的品種增加,甲骨文和金文中出現了各種紡織品和紡織色彩的名稱。其四,絲綢貿易達到相當水平,《勿鼎》銘中有“匹馬束絲”換五個奴隸的記載,《詩經》中出現“抱布貿絲”者,絲綢之路已通向西方,俄羅斯境內已發現早期中國絲綢的實物。還有一點是,紡織業與當時的信仰和原始宗教發生密切關系,其中蠶桑絲綢業甚至有了自已的神——蠶神。
    1 |8 a: B# b% \! W2 A+ t 從生產技術這一角度來看,商周時期較新石器時期又有較大進步。桑樹、麻類植物等開始人工栽培,紡績、繅絲、加拈等加工技術也有很大提高,而最為突出的發展是織物種類和剌繡技術的發展。商代已出現幾何紋的單層提花織物,甚至是復雜的四經絞羅,西周時出現用重組織織成的提花織物,稱為織錦,剌繡中普遍使用鎖繡針法,植物染料和媒染技術也被廣泛應用,朱砂染色的實物也在出土實物中非常常見。因而,這一時期的中國紡織史主要是用考古學實物來寫的,出土的紡織文物成為當時紡織生產發展的最好見證。! J9 A& h% Q# X% x$ S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于我們|手機版|下載說明|促織網 ( 京ICP備14010041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56754號 )

    GMT+8, 2025-7-2 11:04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
    一本大道香蕉高清视频一区_欧美日韩一区二_欧美一区二区在线观看_国产av美女高清一区二区三区四区